从越秀山与泥模岗上的“佛山”牌坊谈起
广佛
历史
情缘
印
记
1905年,英国出版了一本《广州图画手册》。在这本画册中,用照片向本国民众展示了清末时期中国广州的真实面貌。
在整理过程中,发现其中一部分出自当时的香港华芳照相馆和雅真照相馆 ,并非全部出自英国人之手。
镇海楼
镇海楼是广州标志性建筑之一。清末时期的镇海楼还是城墙的一部分。明代“宋三城”合并的时候,城墙向北拓展至越秀山上,镇海楼就是建造于这个时期的。数百年中,这座巍峨的建筑数次损毁重建。今天我们看到的镇海楼为1928年改建而成。
佛山牌坊
佛山牌坊现在依旧挺立在越秀山上,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当时早年越秀山上建有观音阁,这座牌坊是观音阁的入口。因古代广州城有“楚庭”或“楚亭”之别称,牌坊的东西两侧分别刻有“粤秀奇峰”和“古之楚庭”的字样。
越秀山的佛山牌坊
越秀山也叫观音山
作者:冯沛祖
在明代以前(确切年份不详),有人在南汉悟性寺(今三元宫前身)之故址处修建了一座寺庙,名万善寺。清同治十年《番禺县志》载:“今观音山万善寺,即南汉悟性寺。”
明永乐元年(1403),都指挥花英又在悟性寺故址处修建了观音阁(越秀山自此又称观音山)。
清代后期观音阁,遗址在今中山纪念碑的山岗 清代后期观音阁,遗址在今中山纪念碑的山岗
由于后世文献记载的不明确或随意,致使后人对明初花英创建的观音阁是以万善寺改建的,还是新建的一座建筑,产生了混乱——主要是两称,有的文献称为万善寺,有的文献称为观音阁(或观音庙、观音殿、绿瓦庙、名德祠、玉山楼、观音寺等)。
细考今存史志文献,可以大致确定明初所建的观音阁,是以万善寺改建的(故后世仍称万善寺),或者说是扩建的,并非两座建筑。理据如下:
1、在所有史志文献记载中,若记载了此处的万善寺的,就没有同时又载有一座观音阁(或观音庙、观音殿等)。反之亦然。
2、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军炮击广州城,民间相传观音菩萨显灵护佑羊城。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记载观音是在观音殿上显灵,清后期《南海百咏续编》则载观音是在万善寺顶显灵。显然是同一座建筑,不可能同时跑出来两个观音菩萨。
3、清嘉庆《羊城古钞》明确记载:“万善寺在观音山。明永乐初,花将军创为观音阁。”
4、在晚清越秀山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观音阁,而其旁边并没有另一座建筑(万善寺)。
也就是说,在明清两代文献中提到的万善寺、观音阁,实是同一座建筑的两称。
老广州多称越秀山为观音山,即源于这座观音阁。
顾名思义,观音阁是供奉观音菩萨的。人们因阁而称山,越秀山便被叫成观音山。“明永乐初,指挥花英于山颠起观音阁,俗呼为观音山。”(清道光《广东通志·山川略一》、清《大清一统志》)。不过,这“俗呼”越渐流行,至成正名。明代、清代与民国时期广州地图,标观音山名的不比标越秀山(粤秀山)名的少。民间更是多称观音山。后人有联题观音山:“求自在不自在,知自在自然自在;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联语充满禅机。
观音阁的送子观音像,是越秀山的观音阁吗
另有一说,称当年人们所称之观音阁,其实是供奉水星神的庙,而非供奉观世音。晚清陈坤《岭南杂事诗钞》这样记述:“粤东位宅南离,火德最盛,越秀山顶旧建庙,礼孛星之神;孛,水星也,取相克之义以镇压炎陬。俗讹为观音大士.因呼观音山。循麓至顶石梯百步.士女进香多乘笋舆……”孰是孰非,无从确考。清代时,此庙则是肯定供奉观世音了,而且香客甚众,清同治《岭海菁华记》载:“山巅有观音阁,奉大士像,香火盛行。”同样是《岭南杂事诗钞》的记载:“省城内粤秀山上立庙,奉祀观音大士,因呼为观音山。”还可以肯定的是,晚清时自山麓至山顶是建了“石梯百步”的。
越秀山又称观音山,还有一个传说是有关明太祖朱元璋与道人铁冠子的,详上文《镇海楼》。不赘述。后人一般多认同观音山之得名源于观音阁的说法。
观音阁是当年名胜,为广州城居民求神的主要寺庙之一,香火旺盛;更是观光胜地。“游人赋客,凭虚蹑胜,极目千里。亡论元教有无,然楼阁森严,山川增胜,实为岭表壮观……山川形胜,瞻望所关。”(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陈性学《修复粤秀山观音阁碑记》)
观音阁后来废置,改建为名德祠,祀历代名德高固、杨孚、董正、罗威、唐颂、疏源、陈修、王范、黄恭等九人。后来名德祠废,仍改为观音阁。(见明嘉靖《广东通志》)
今日越秀山的佛山牌坊
作者: 青色山河
在越秀公园里有两座古老的牌坊,即古之楚庭牌坊(始建于1644年,1867年重建)和佛山牌坊(始建于1826年,1877年重修),它们距离很近,只有十余米。古之楚庭隶书字体古朴,看着像古之慧莲,以前我们曾让人猜猜是什么字,如果没有看过下面的标牌,确实比较难猜中;楚庭是广州最早使用的名字,现在知道这个名字的已经不多了;牌坊背面是粤秀奇峰四个字。这块佛山牌坊与佛山市没什么关系,反而是与越秀山从前的佛寺相关,越秀山以前叫作观音山。
它们两个原是山顶上观音阁的山道边上的牌坊,民国十七年(1928年),建中山纪念碑时,观音阁被拆毁。
很有趣的是牌坊后面有一块镶嵌入山体的石碑,碑文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摘自《国际歌》”这块碑估计是解放后设立的。
这两个牌坊附近还有两个著名的纪念碑,即上面的孙中山纪念碑(观音阁旧址)和下面的孙先生读书治事处纪念碑(孙中山宋庆龄居住的粤秀楼旧址,陈炯明叛乱时炮打粤秀楼,被毁)。
佛山泥模岗的佛山牌坊
佛山市的名字来源很有趣。据地方典籍《佛山忠义乡志》记载,东晋隆安二年(398年),有西域僧人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尊者来到塔坡岗(今塔坡街)结茅讲经,后僧人西还。唐贞观二年(628年),附近居民在塔坡岗上掘得铜佛三尊及石碑,有石刻对联“胜地骤开,一千年前,青山我是佛;莲花极顶,五百年后,说法起何人”,横额“塔坡寺佛”。
后来人们重建塔坡寺供奉三尊铜佛,并立“佛山”石榜,把“季华乡”改名为“佛山”,并逐步发展为佛山市,GDP排名居于全国第17名。现在,佛山市还有一个区叫禅城区,禅也就是佛。在禅城区祖庙泥模岗旁边,也有一个佛山牌坊。
牌坊体量较小,为近一二十年翻建,上面刻的有贞观二年,左边刻的有乾隆己卯年。泥模岗只有几米高,面积也不大,上面有一个小亭子,周边有一二十位算命的,还有人用线帮女同志修面的,还有掏耳朵的,总之比较杂乱。旁边就是大名鼎鼎的祖庙了。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要把广州市建设成为南方大港,把黄埔和佛山建设成为两个卫星城。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黄埔成为广州的一个区,佛山也早已和广州市区连为一体,广佛同城化,地铁网公路网四通八达,跨市上班的人高达176万人,远大于一个普通地级市的城区人口。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广州城与佛山南海的千年情缘
其实,广州与佛山两地自古相生共融。千百年来,广佛两地地缘相近、同宗同源、语言相通,在政治、经贸、文化和民间往来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随着时光的流逝,作为千年商都的广州,与作为明清四大名镇之一的佛山,渐渐滋生出了经贸合作上的“共有”基因——明清时期,广州、佛山、陈村、石龙,合称“广佛陈龙”,被誉为“广东四大镇”,其中广佛之间的渊源最为绵长,底蕴最为深厚,为今天大力推进的“广佛同城”宏大规划奠定了坚实而稳固的历史和现实基础。
现在就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脉络,一同探究“广佛同城”的前世今生。
千年情缘 如胶似漆
清代,南海县包括今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广州市荔湾区与越秀区小部分;番禺县包括今广州市越秀区大部分、海珠区、天河区、黄埔区、白云区、番禺区及南沙区等;顺德县为今佛山市顺德区范围;换言之,古代“南番顺”的地域概念,基本就是目前广佛两市的核心腹地。
两地自古“不分你我”
“南海”地名恰是线索
隋唐年间,南海郡曾多次在复置与废置中切换,与之相互取代的名称就是广州。同样一片辖区或称广州或称南海郡,而南海县始终是其中的属县。在此期间,唐贞观二年(628年),县内季华乡人见塔坡岗夜放金光,掘地得三尊铜佛,遂将其乡命名为“佛山”,佛山之名正式出现于历史舞台。
隋代以来,南海县城便与广州府城同处一地,古代南海县是名副其实的广府首邑。中大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司徒尚纪介绍,南海县建县后至清末,县城一直附廓于府城——广州城,维持了整整1300多年,这也是现时广州还有“旧南海县社区”“南海中学”等的缘由。
点睛
两地为何都有“陈家祠”?
从两地共有“陈家祠”这一事实,即可窥见广佛两地同宗同源的印记。
据史料记载,广州陈家祠筹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是广东72县陈姓族人捐资合建的宗祠和书院。记者发现,在陈家祠后进正厅,也就是当年供奉祖先的“祖堂”内,正中央楹柱上挂着一幅巨大的木制对联,正是“神安属北村房”所赠。
经专家随后考证,“北村房”即今佛山南海黄岐北村的陈氏分支。今天北村内同样有一座“陈家祠”,虽然建筑规模和艺术价值远不如广州陈家祠,但其修建年代比广州陈家祠还早了31年。
因为同宗同源,广佛民间有着高度的认同感,这从百多年来传遍世界的“南番顺”的说法中也可一窥端倪。
在美国旧金山,有一个有着将近170多年历史的知名华人社团组织——“三邑总会馆”。所谓“三邑”正是老一辈广佛人口中常说的“南番顺”。原来,清代中后期,大批在海外谋生的广东人往往以同乡会作为纽带,同舟共济。“南番顺”(南海、番禺、顺德)三县当年同在广州府管辖之下,自古同宗同源,故而在异国他乡,三地乡亲都会视彼此为“自己人”,共同组建会馆,传承至今。
时至今日,在广州老城区、南海、番禺、顺德等地,人们对“南番顺”的说法仍高度认同。国家一级美术师、知名画家陈永锵在接受媒体访谈时,就曾透露过自己的“南番顺”渊源,“我是南海的儿子、番禺的外甥、顺德的女婿。”他说。
经贸舞台 比翼齐飞
明清时期,借助广州发达的商业渠道,佛山从一个农业性村落一跃入列中国四大名镇。佛山铸造的“广锅”畅销海内外,并成为国礼;佛山“二十八铺”与驰名全球的广州十三行遥相呼应,百业兴盛。
广州与佛山,一“主外”,一“主内”,在经贸商业领域牵手共舞,成就了持续数百年的商业传奇。
前店后厂
借助省城庞大贸易市场
佛山一跃成为“帝国铁都”
1920年,南海县城(西关和广州城西部)被划入广州市区,南海县县府迁至佛山。佛山能成为南海县县府,是因其早已成为繁华重镇。事实上,明清时期,佛山镇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镇”。
不过,据史料记载,明代以前,佛山基本上是一个人口密度稍大的农业性村落。明清时期,佛山奇迹般地完成了“农转非”的巨大跨越,一跃成为“帝国铁都”,其以“广锅”为代表的铁制品风靡全国。
明代,佛山制造“广锅”成为国礼
“广锅”究竟有多深入人心,两位大名鼎鼎的“铁粉”可让我们窥探一二。
广州佛山形成“前店后厂”格局
细究缘由,佛山当时冶铁业的空前繁荣与其毗邻广州、拥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不无关系。
广州高度发达的进出口贸易还直接孕育并催生了佛山其他手工业行业的蓬勃发展。以陶瓷为例,明末清初大儒屈大均记载石湾陶器称:“凡广州陶器皆出石湾。”正由于广州的市场需求庞大,佛山石湾陶业迅速成长,至明朝天启年间发展到八大行业,后又发展到二十余行,佛山制陶业从此驰名海内外。
“一外一内”
广州十三行外贸繁华呼应
佛山“二十八铺”百业昌盛
当时,广州“十三行”与佛山“二十八铺”遥相呼应,商贾云集。佛山汾江河是岭外到广州水路的必经之地,来自川广云贵等各地的货物皆先到佛山,再转输南北各省;在海外走俏的铁器、陶瓷等从佛山运抵广州,再销往世界各地。
资源共享
两地企业“强强联手”
成就科技自立百年佳话
当下,我国流传着不少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在高新领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佳话。其实,早在百年前,广佛企业界就出现过强强联手,克服技术难题,实现科技自立的先例。
清末两地商人互相扶持,成就著名民族企业
改革开放后,两地企业全方位合作,共同迈向新高度
时间的巨轮驶入改革开放的航道,工业化时代的“佛山传奇”拉开序幕。在佛山,诸如科龙、格兰仕、万家乐等众多知名家电巨头当时还只是“农民洗脚上田”的乡镇企业。正是一批又一批来自广州的精英人才的鼎力相助,让这些企业迅速实现了最早期的产业升级。
20世纪80年代,不少佛山企业缺设备、少技术、无工业基础,为此到处“取经”求教。当时,以美的为代表的一些乡镇企业经常派人亲临广州,邀请一些国有单位的优秀工程师、科研人员在周末上门,帮助解决一些工业生产上的关键技术问题。这些当时被称作“星期六工程师”的特殊群体,为佛山乡镇企业带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提供智力支持。
美的用最大诚意延聘来自广州的人才精英,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的马军博士便是其中一位。1991年夏天,马军入职美的,成了顺德乡镇企业中第一个博士“打工仔”。3个月后,他便设计出国内一流的高效节能空调器样机,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订单一度突破亿元。
作为“中国微波炉大王”的格兰仕,对邻近广州给企业带来的优势有着更深感受。1998年,格兰仕启动全球化战略,并开始以自主品牌参加广交会。格兰仕一位当年参加广交会的亲历者回忆说,当时格兰仕的展位只有9平方米,他们绞尽脑汁,将能上架的产品都摆上架。同年,格兰仕做到全球微波炉产销规模第一,为家电行业的“佛山制造”拿下第一个“世界冠军”。
2005年,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在佛山市南海区狮山成立。经过18年的发展,“佛山制造+广州市场和渠道”让该公司一跃成为本田全球最大的变速箱生产基地。对此,公司党委书记、制造部部长王宏博说,佛山有着优越的汽车产业链及配套,广州有着更强的整车及市场,上下游互补的优势极其明显。
牵手共赴 同城之约
今天,广佛两地GDP已超4万亿元,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发挥的“广佛极点”作用将更加值得期待。
传承千年“同城基因”
共融铸造“广佛极点”
时光之针拨到当下。每天早上6时许,滕军走出佛山地铁3号线北滘公园站,不到300米就是他任教的北滘中学。他仅用了半小时就“穿越”了广佛两地。滕军住在广州,选择在顺德工作,首先考虑的便是广佛间便捷的交通。
对企业来说,两地间便捷的交通同样是利好。“近半年来,公司招来了十余位硕士学历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这是过去没有的情况。”昇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昭强说,去年5月,广州地铁七号线西延顺德段开通,他们公司临近陈村北站,由此享受到了交通带来的引才便利。
广佛间日均出行量如同每天“搬运”一个中等规模城市的人口
2009年,广佛两市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意味着“广佛同城化”取得里程碑式进展,广佛交通开始加速往立体化方向发展:
2009年以来,广明高速、广中江高速、广佛江珠高速、佛清从高速、广佛肇高速等多条实现广佛互联的高速建成开通;
2010年地铁广佛线的开通,标志着广佛进入轨道交通时代;
如今,加上佛山地铁2号线、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广佛间已有3条地铁线路实现互联互通,广珠城际、广佛肇城际、贵广和南广铁路等也实现了对广佛的全面辐射。
202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广佛间日均出行人流量高达174万人次。假设均是往返出行,即每日有87万人在两城之间流动,俨然如同每天“搬运”一个中等规模城市的人口数量。
“广州服务+佛山制造”的协同效应凸显,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广州服务+佛山制造”的协同效应凸显,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两市大力共建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先进装备制造和汽车两个产业总规模超2万亿元。至2020年,广佛经济密度为3.2亿元/平方公里,是全省(0.62亿元/平方公里)的5.2倍。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首次提出了“广佛极点”概念,“广佛同城”被写入国家战略。2022年8月,广佛两市共同编制《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广佛全域同城化走向纵深。规划明确了至2025年的同城化发展目标,并提出着力打造“一区、三轴、一环”的同城化空间格局。
届时,广佛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5万亿元左右,作为广州都市圈主引擎、粤港澳大湾区极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两地将共同建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枢纽型基础设施,实现广佛中心城区半小时通达、全域1小时通达。
广佛两地在经济与产业上共同拥有且传承千年的“同城基因”,这是两座城市当下合作共融的共同财富。如今,广佛地区生产总值已超4万亿元。今后,两市亦将用实际行动回答国家战略的重托,“广佛极点”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作用更加可期!(广州日报)
“南海”地名变迁
设南海郡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设南海郡,现今广东大部分地区皆属南海郡,其中包括当今广佛两地。
设南海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南海废郡,十年(590年)改番禺县为南海县,隶属广州总管府,南海县建置自此开始。
“佛山”之出现
唐贞观年间,南海县内季华乡人见塔坡岗夜放金光,掘地得三尊铜佛,遂将该乡命名为“佛山”,“佛山”之地名登上历史舞台。
“南番顺”同源
清代,广州府南海县包括今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广州市荔湾区与越秀区小部分。古代“南番顺”的地域概念,基本是目前广佛两市的核心腹地。
南海县府迁移
1920年广州市区范围划定,南海县城(西关和广州城西部)被划入广州市区,南海县的附廓县名义被取消,县府迁移至佛山。
相关链接:
广佛肇城际今日起只到佛山西,不进出佛山广州站
明年通车:广佛大桥进度进度82%;深中通道拆除猫道
100.5米主塔合拢!广佛大桥一期最新进展→
难道省审计厅不清楚广佛环线南环海未完工?
从石湾看广佛
今日广佛高速真免费了!航拍看看
【他城】深中通道震撼航拍
航拍佛山地铁3号线顺德段高架线
【 奇龙秋颂 】
《龙舟》舞进国家大剧院
魁星阁下的“北约南约”要拆
大雾岗森林公园东广场要建成美陶湾“东大门”
顺德最美公园
东平新城河滨惊现梅花鹿逛公园
久未开通的广佛环线南环只完成了89%
广佛西联通道:如意坊放射线2024年隧道土建完工
广佛水文章
省佛通衢——"广佛第一陆路”
又有明星去叠滘水乡拍综艺
十一张佛山历朝行政区划图,先有三水后有佛山
广佛环线东环土建完成92%,年底全线隧道贯通
广佛协同立法,佛山地铁禁手机外放声音……但未禁自行车
2023年广佛地铁高清线路图
“白云—南海”广佛全域同城化联席会议召开
广佛过江通道(玉兰路-港口路)最新消息
广佛东环城际计划今年实现全线隧道贯通
100.5米主塔合拢!广佛大桥一期最新进展→
1960年代的广佛影像
广佛环线佛山西至广州北终于开工
广佛江珠城际顺德段力争于2023年年初动工
报告广佛又一露营打卡点
广佛地区生产总值之和与京沪相当
广佛每天有174万人来往
40年前的广佛
广佛就医挂号联网
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新公示,设十条“广佛”地铁
地铁在广佛线网不同界面买票差4文
联通佛山西站与广州北站、白云机场,广佛西环9月开工
2023,广佛地铁、城际铁路一张网?
广佛版的“悉尼大桥
广佛环线南环段全线通过消防验收
广佛第二高速公路将开建
一环与广佛新干线下沉隧道施工路段(上白泥市场对出路段)出现路面损坏沉降
广佛肇高速今日全线通车!去梧州可缩短1.5小时
龙溪路升级改造工程(东段) 跨花地河段今晚开放通行
龙溪大道终于要改造成快速路了